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速递(头条)

2025中国航天大会发布太阳活动和空间物理科学问题重要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25 | 【打印】【关闭】

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论坛上,“2025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正式发布。此次发布是继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发布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以来的第六次发布活动,并且是首次发布问题难题的重要研究进展。

在此次发布的10项代表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中,太阳和空间物理领域的“外日球层与星际空间的环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位居第一,“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研究进展”位列第五,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在并将继续为破解上述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聚焦空间科学“极端宇宙”和“宜居行星”两大主题,两项科学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入选,分别是“星系生态环境中的反馈效应及‘重子缺失’问题”,位列第六;以及“太阳系外宜居行星与生命标记及其搜寻、证认方法研究进展”位列第八。

上述四项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与202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明确的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及其优先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中国航天宇航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反映了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全国一盘棋”,跨学科融合发展,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的向好态势,通过破解上述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奋力抢占空间科学制高点,抢占航天未来科技制高点,使其成为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附:2025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介绍

01:外日球层与星际空间的环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该科学问题自2020年发布以来,研究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在科学与技术方面激发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

学术层面,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论坛、国防科工局组建工程实施方案论证咨询委员会,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会(AGU)等国际大会多次报道进展,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深空探测学报》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夯实了研究基础。

技术方面,在国防科工局、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支持下,能源、探测器、载荷等技术迭代推进成果显著。

未来,争取在2030年前立项,到2049年时实现飞行距离100亿公里,开展太阳系边际科学探测和研究。

05: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研究进展

该科学问题自2021年发布以来,受到国内外航天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学术层面,基于日震学、磁螺度及极区磁场演化研究,在《科学通报》《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系列成果,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深层机制。

技术方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香山科学会议等平台,通过协同科学研究攻关、推进技术工程应用和深化全域数据共享,构建“科研-工程-数据”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

未来,将实施三步发展战略,即获取太阳极区磁场探测数据;构建太阳全球磁场探测体系;实现高分辨率太阳全方位立体探测,系统阐明太阳磁场周期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