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园地

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的报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部建设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6-20 | 【打印】【关闭】

(2014年6月9日)

白春礼

  各位院士,同志们: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的起步之年。在此背景下,我们召开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对于团结和凝聚广大院士乃至全国科技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近代以来因科技落后而挨打的历史教训,回顾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于广大院士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正确理解中央科技方针和战略十分必要。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今后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团结广大院士和全国科学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

  现在,我代表学部主席团向大会作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过去两年的工作

  两年来,学部主席团认真落实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决定的各项任务,紧紧依靠广大院士,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积极务实推进学部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1. 根据国家新时期发展战略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咨询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

  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科学引导公众提供咨询意见、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是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的职责要求,也是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的主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构想并做出了相关决策部署。学部在系统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决策需求的基础上,加强了咨询选题的系统设计。通过编制《咨询评议项目指南》,研究提出了咨询研究应关注的主要方面,围绕国家关切及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咨询选题意见;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会同各学部常委会,部署设立了新型城镇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外交、材料基因组、国家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制造科技及产业、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智能微网、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国家安全与信息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水问题等多项重大咨询课题;各学部常委会还根据本学部的专业特点,分别在发展全息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未来风能、稀土光学材料、海洋生物质资源、农区城镇化、页岩气、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信息安全、大数据教育学、三江源流域、激光科技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研究。两年来,学部新设立咨询研究课题40余项,完成并向国务院报送了36份咨询报告。同时,学部还积极探索和创新咨询研究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学部咨询工作的评审评议机制和成果管理机制,加强了咨询评议项目的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咨询报告质量的提升。学部上报的关于基础研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发展微电子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声学等咨询研究成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城镇化咨询组的意见和建议。我院的一系列咨询报告在国家多方面决策中发挥了作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监局、国家基金委、中石油等部委和单位多次专门听取相关咨询项目组的意见。

  为提升学部咨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学部组织院士先后赴新疆、河南、黑龙江、江苏等地开展集中的咨询服务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意见。同时,举办了系列“科技创新与战略决策”论坛,公开出版咨询报告集,进一步扩大了咨询研究成果的影响。

  2.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发挥院士群体学术优势,持续深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等高水平学术活动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准确研判和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是学部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重要责任。两年来,学部主席团把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学部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学科特长和优势,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持续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一些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关于我国学科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及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学部已部署各类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77项,所立项的课题已涵盖一级学科25个,参与此项工作的院士近500人。学部还与国家基金委建立了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共同资助的项目已达29个。近两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又出版了《天文学》《放射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微纳电子学》等研究成果,为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规律、把握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也为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两年来,学部继续组织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院士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交流,召开了“陆海统筹研发碳汇” 等29场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和 “技术科学论坛”,参与讲演的院士近200名、中青年专家1000余名,200余篇论坛报告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刊载,逐步形成了高层次、引领性、探索性的优势和特点,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学部还注重发挥陈嘉庚科学奖的激励作用。通过加强推荐和评审环节的有效组织,高质量完成了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的评奖工作。为扩大陈嘉庚科学奖的影响,组织制作了获奖科学家纪录片,目前已完成冯端、吴良镛、张存浩、赵忠贤、刘盛纲等获奖者专集的制作并已开始播出。

  3. 更好发挥院士明德楷模作用,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推进科学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

  一是在科学文化研究方面,在全球研究理事会(GRC)北京大会召开之际,学部主席团发布了《追求卓越科学》的宣言,受到国际科技界的普遍好评,在我国科技界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学部围绕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热点领域,组织开展科技伦理问题研究,召开了“互联网技术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 研讨会,发布了《关于负责任的转基因技术研发行为的倡议》并在2013年蒙特利尔第三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上进行了交流。这些工作对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对科学文化价值理念的重视,引导良好的学术生态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是在科学普及方面,“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举办了300余场科普报告会,听众达7万人;在中国科技馆设立了每周一次的“科学讲坛”;与湖北、广东、新疆等省(区)委党校合作开设了面向公务员的“科学思维与决策”课程;资深院士与中小学生“面对面”活动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推动和组织广大院士进校园、进科研院所、进机关团体进行主题宣讲,宣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更好地发挥了院士明德楷模作用。学部组织编写的学术规范教材,也将出版。

  四是在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启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相关咨询研究,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方法和机制的研究,努力促进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五是在科学出版方面,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各学部常委会和广大院士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的办刊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都有新的提升;出版《中国科学家思想录》“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和《钱三强年谱长编》,组织完成了《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学部主办的《科学与社会》杂志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又有提升。

  4. 积极探索适应“三位一体”要求的学部工作新机制

  2013年5月,我院以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为着力点,进行了机关科研管理改革,目标是实现职能转变,打破条块分割,发挥整体优势,促进重大产出。在这次改革中,为进一步加强对学部整体工作的支撑服务,院士工作局更名为学部工作局,职能也做了相应调整和加强。

  在院机关改革中,为发挥我院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和特色,统筹全院科教资源以及院士群体和科技专家智力资源,在院层面新设立了中科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其中院学术委员会和思想库建设委员会都得到学部的支持,加强了学部工作与院部工作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院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咨询、对院重大科技决策进行学术咨询和评议、加强全院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选聘了20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院士组成了院学术委员会。目前,院学术委员会已完成了院委托的一些重要工作的咨询评议,为院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院思想库建设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协调全院科学思想库相关研究、资源、队伍和平台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大研究,使我院在支撑宏观决策、引领未来方向、促进科学发展中发挥建设性、前瞻性、思想性的作用。

  5. 顺利完成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

  院士增选是院士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院士队伍的质量、水平与声誉,关系到学部乃至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广泛关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为进一步强调增选纪律和工作要求,学部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顺利完成。学部主席团下发了《关于严肃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纪律的通知》并新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修改和完善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试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增选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增选工作中,强调了推荐人以及推荐部门的责任,鼓励单一渠道推荐候选人,减少了地方和部门利益对增选工作的影响,减少了非学术因素干扰。取消了初步候选人公示环节,增强了公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规范和严肃投诉信的处理,加强了对投诉内容的核查,保证了增选质量也维护了候选人的合法权益。在全体院士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顺利完成,共选举产生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4岁,60岁(含)以下的占到85%,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6. 积极稳妥地推动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工作

  根据国家要求,2012年,我院会同有关部委组成了部际协调组,系统开展关于院士制度内涵、历史沿革、院士学术兼职以及英美等8国院士制度的调研,并就院士增选、咨询和激励作用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相关重点任务调研报告,完成了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建议方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按照中央的要求,学部主席团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和充分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坚持减少非学术因素影响的方向,充分听取了各学部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意见,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广大院士的共识,提出了我院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建议方案。

  两年来,学部积极务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学部主席团成立了国际合作与外籍院士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国家基金委共同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全球研究理事会北京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结合学部“科技与经济结合”咨询项目与德国国家科学院、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慕尼黑工业大学和瑞士工程院的专家,就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与中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了“中美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研讨会”。本次院士大会,我们还将在学部学术年会的平台上举办“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技智库的责任”国际报告会,来自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澳大利亚科学院、瑞士科学院、印度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科学院组织等7个机构的负责人将出席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学部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与外籍院士的沟通联系。每季度都向外籍院士发送CASAD Newsletter,为外籍院士了解学部工作提供了方便。在本次院士大会期间,我们还召开了外籍院士座谈会,听取外籍院士对学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两年来,学部工作机构进一步加强了院士服务工作。在为资深院士服务方面,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支撑了资深院士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并组织开展了苏浙沪资深院士联谊交流,举办了健康讲座等一系列适合资深院士特点的活动;在中组部统筹协调下,积极落实中央关于院士医疗照顾的相关规定,继续建设好院士医疗保健的“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一些院士解决了医疗就医中碰到的问题;注意加强与院士的联络沟通,充分听取广大院士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院士们遇到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发挥院士联络处的作用,完善了院士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过去两年的工作成绩,是广大院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学部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同志们辛勤奉献、开拓创新的结果,学部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我代表学部主席团,向所有为学部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代表全体院士,感谢学部工作局的全体同志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工作。

  过去两年中,学部工作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学部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学部及院士群体提出的更高期望,面对社会转型期复杂环境对学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院士群体的明德楷模作用还需继续发挥,学部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还需持续提升,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工作的思路和力度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为广大院士服务的工作也需进一步改进。

  二、未来两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我院时,明确要求我院要牢记责任,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和特色,“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四个率先”的要求,既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院包括广大院士在内的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为我院和学部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我院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了前瞻谋划改革发展的力度,制定了“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通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学部的重要作用将更加充分发挥。未来两年,在继续做好学部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学部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引导广大院士投身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战场,切实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把握好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努力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广大院士要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取得更多的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成果;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突破更多影响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方面引领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着力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与饮水安全、医疗保健与卫生、生态保护等科技问题。

  2.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

  率先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既是学部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的定位要求,也是全院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建设科技智库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我们“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提出咨询建议,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在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为率先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我院决定组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集成全院相关力量,全面支撑学部各方面工作,促进“三位一体”优势的发挥。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将以学部为主导,通过发挥我院“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建立起有效支撑学部咨询和战略研究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平台。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原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前瞻的建设性建议,在国家科技规划、科学政策、科技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使我院成为国家倚重、国际知名的科技智库。研究院成立后,我们将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使学部工作得到有力支撑,使学部作用更加充分发挥,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3. 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提出的要求,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凝聚海内外一流人才,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将中国科学院办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大学校”。

  在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不仅是我院内部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更是中央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学部和广大院士要从全局性的高度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学部会聚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并通过大家与全国科技界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与全国科技界一起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广大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当然也应该是我国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级科技大师的群体。因此,大家必须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科学理念,要有永无止境的科学追求,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战略眼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者和带头人的作用。

  古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广大院士应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以当好“伯乐”为己任,努力培养青年人才,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作出新的贡献。

  4. 改进完善院士制度

  院士群体是我国科技界的典范,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各领域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将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

  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院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院士制度体系。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科技正从过去以跟踪追赶为主,转向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院士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加以改进和完善。从实际情况看,院士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问题,如院士增选制度和工作机制难以有效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咨询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建设国家高端科学技术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要求,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受到了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影响等。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工作。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强化学术导向,减少行政干预,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以更好地发现、培养拔尖人才、更好地服务院士群体,更好地调动院士积极性,更好地发挥院士重要作用,激发整个科技战线和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充分考虑院士群体现状,以及相关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确保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重点任务,一是改革院士遴选制度。将现行院士候选人推荐渠道调整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为主,同时建立特别推荐机制,推荐国防、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候选人。主席团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布局确定每次增选院士名额,建立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终选投票机制。健全对候选人投诉的分类调查机制,学部主要对涉及学术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涉及政治、经济和品行的问题,建议由其所在单位和上级部门调查核实。同时要严肃处理增选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优化院士队伍布局和年龄结构。在加强学部设置和院士队伍学科布局总体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国防及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遴选,逐步提高中青年人才的比例。三是规范院士退出制度。院士为终身学术荣誉称号,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院士称号的,履行相关程序后退出;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对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两院声誉的,劝其退出院士队伍;以及对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院士称号。四是发挥院士在决策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部要在率先建成国家科技思想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争取将战略咨询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程序。要完善院士咨询制度,规范院士咨询程序,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和质量,提高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影响力。要有效发挥院士在评审评估活动和科学普及知识传播方面的作用。

  以上内容有些涉及到院士章程,需要对现行章程进行修订。学部主席团就章程修订工作进行了多次讨论,明确了此次章程修订的原则,即:一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二是要注重保持章程的严肃性和延续性;三是章程修改内容宜粗不宜细,原章程中一些具体操作办法将在相关操作性文件中表述。发给大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和修订说明,是在征求各学部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由主席团和各学部推荐的13位院士经过多次反复研究,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逐条逐句推敲后形成的,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坚持了院士称号学术性和荣誉性的原则和方向。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将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进行表决。希望大家全面理解中央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精神,从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全局来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从维护学部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支持和做好章程的修订工作。关于院士退休、院士兼职和相关待遇等问题不涉及章程的修改,国家有关部门将作出具体规定,我们将遵照执行。

  这次会议后,学部主席团将按照修订后的章程稳步推进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工作。重点是修订增选工作细则,同时为更好地发挥学部和院士群体的作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学部工作新机制,有效支撑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

  未来两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两年。我们不仅要抓紧时间全面完成学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还要尽快启动学部“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2015年,学部也将迎来成立60周年纪念。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学部发展的历史经验,弘扬学部优良传统,通过简朴、务实的学术活动,大力宣传学部为国家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大力宣传几代科学家的精神风范,推进学部科学文化和科学道德建设。

  各位院士,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中国强。作为拥有最高学术称号的当代科技工作者,我们既要有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学信念,也要有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部建设,把国家赋予我们的荣誉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