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快速射电暴宿主星系及红移首次被确认
2016-02-29 | 【     】【打印】【关闭

来源:科技日报

 

研究人员对FRB 150418射电信号的观测

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

 

  英国《自然》杂志224日公开的一篇天文学论文称,科学家首次确认了一个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FRB)的所在地、宿主星系以及红移。该项研究给探索来自深空的这些神秘无线电脉冲的“家园”提供出新证据,并表明它们至少可以被分为两大类。

  快速射电暴从近十年前第一次被发现以来,就一直让天文学家困惑不解。它是一种只持续几毫秒的无线电波,但在这短暂瞬间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它们可能源于遥远的星系。然而,关于它们是如何生成的,目前尚缺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

  红移测量让天文学家可以确定快速射电暴发源地有多远,但在射电暴消失之前确认其天体坐标仍非常有难度,至今为止天文学家都无法确认快速射电暴的红移。

  英国麦克尔斯菲尔德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组织的伊万·基恩和他的研究团队,此次使用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Parkes Radio Telescope),对快速射电暴FRB 150418进行了观察。研究团队发现,FRB 150418源于一个椭圆星系,有着0.492的红移。

  研究人员指出,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从未同时确定过任何一个快速射电暴的位置和宿主星系,更没有精确计算出红移。他们表示,由于FRB 150418的射电余晖经过了6天才消逝,它不可能来自脉冲星——这对最近发现的另一个无线电脉冲的解释提出了挑战。因此,该结果也可以表明,快速射电暴应该至少存在两个种类。

  而据1月份另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快速射电暴来源被证明且距离可以被精确测定的话,将成为一个新的测试爱因斯坦等效原理的强有力工具。目前这项研究结果就为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的来源,提供了新的力证。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