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公告栏
公告栏
学术活动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学术活动
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动员会在京召开
2006-02-21 | 【     】【打印】【关闭

        2006年2月17日,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体在中科院空间中心组织召开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动员会”。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郝希凡副主任,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嫦娥工程副总师姜景山院士,卫星系统总指挥/总师叶培建院士,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董永初副局长,有效载荷吴季总指挥、孙辉先总师,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有效载荷总体和各研制单位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吕建成、王焕玉、常进、王彪以及各载荷参加联试的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质量师廖方宇主持。

        


        去年12月9日,为了完成卫星总体提出的正样交付计划,嫦娥卫星有效载荷总体曾召开正样研制工作会,并提出了“大干100天、按时交付正样产品”的口号。经过70天的努力,有效载荷各载荷研制单位不负众望,加班加点,放弃了公休和包括元旦、春节在内的全部节假日,甚至多次连夜奋战,按计划完成了正样产品的研制和试验,并交付有效载荷总体参加系统联试。本次会议就是在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前的一次动员。

        会上,有效载荷吴季总指挥作了动员报告:2006年是嫦娥工程的决战年,对有效载荷来讲,决战的关键点就在这次大战100天的收关战,也就是这次系统联试。他要求各参试单位:一是要参加联试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手册”内容,了解各自的岗位职责;二,各岗位工作人员都要按时按点上岗,不能擅自离岗,如发现擅自离岗并造成质量问题的,我们要向所在研制单位通报批评;三,再次强调任何操作都要小心谨慎,做到操作零差错,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四,负责质量和技术安全的人员要特别注意担负起职责,要敢于管理,关键时刻必须到场,发现隐患必须叫停,起到执法的作用;最后,希望各载荷研制单位要加强沟通与协作,互相支持,并提醒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绝不能隐瞒问题不报。

        有效载荷孙辉先总师要求各载荷在正样系统联试期间要做到“严、细、慎、实”,测试要覆盖载荷全部性能指标,各种模式要考虑齐全,全面暴露问题,不留任何疑点。有效载荷质量师蒋宜和主任设计师代树武还分别对质量、技安和数据判读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卫星系统总指挥/总师叶培建院士在讲话说:首先对有效载荷研制单位能按时交付正样产品表示祝贺,并对研制队伍加班加点,克服困难,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表示敬意。有效载荷正样联试动员会是一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大会,非常有必要。希望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要覆盖全面;数据判读要严肃认真,要特别重视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相信中科院一定会圆满完成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工作。

        嫦娥工程副总师姜景山院士要求全体研制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联试制度,相关人员要仔细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正样联试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表扬有效载荷研制队伍是一支值得敬佩的队伍,对于有效载荷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正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及全部试验感到非常满意并深受鼓舞。他还代表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对有效载荷全体研制人员表示由衷地感谢和问候。

        中科院高技术局董永初副局长在讲话中要求,在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中要加强领导小组的职能管理;加强参试人员的组织纪律性;加强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各研制单位间的配合与协作。

       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在最后的讲话中说,有效载荷研制队伍在正样产品研制过程中发扬了“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真正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公休时间,连续奋战了七十天,按计划要求顺利地完成了正样产品研制工作,即将进行系统联试,这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对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对研制队伍表示感谢。希望有效载荷保质保量地完成正样产品的系统联试工作,按计划交付卫星总体。郝希凡副主任还传达了温家宝总理2月8日对嫦娥工程的批示:“加强基础工作,突破关键技术,严格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确保绕月探测飞行圆满成功。”

        联试动员会后,有效载荷总体电测人员对各载荷参加联试的人员在空间中心联试大厅进行了正样联试数据判读培训,与会领导到联试大厅进行了现场参观。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